來源:@華夏時報微博

華夏時報記者 盧曉 北京報道
今年71歲的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依然沒有打算休息。
2月24日晚間,格力電器(下稱“格力”)發布公告,鑒於公司第十二屆董事會任期即將屆滿,公司第十二屆董事會提名董明珠等九人為第十三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任期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三年。但格力並未公布公司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具體召開時間。
需要提及的是,在本屆董事會到期前,多地格力線下專賣店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這個動作被外界視作是董明珠個人IP與格力捆綁愈發緊密的信號,它同時也展現出格力線下渠道變革的新思路。2月25日,格力電器股價收於40.92元,漲1.04%,總市值約2292億元。市盈率(TTM)為7.42倍。
董明珠要繼續幹
雖然閨蜜劉姝威已經不再參選格力的獨立董事,董明珠依舊身處非獨立董事候選人的名單上。
格力是她戰鬥半生的地方。董明珠自1990年進入格力,從基層的公司業務員一路成長起來,公開資料顯示,1994年格力一年4億元的銷售額中,有40%是董明珠一個人完成。2012年,她開啟格力電器董事長和總裁雙肩挑的職業生涯,並延續至今。
公告顯示,截至當前,董明珠持有格力股份超1億股,與去年Q3財報持股相同。她當時以1.79%的持股比例,位列格力第六大股東,同時是持股16.02%的第一大股東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一致行動人。
董明珠繼續參選格力董事會並不出人意料。雖然近年來外界一直在熱議她何時退休,但這個家電企業中少見的女掌門,一直以精神奕奕的“鐵腕”形象出現在公眾麵前。去年12月,她還在一檔節目中表示,她退不退是格力主宰的問題,“想讓我退的人不是股民,更不是我的員工。”
而另一個她仍不打算休息的信號是,臨近第十二屆董事會到期,格力的線下渠道卻與擁有高流量的董明珠個人IP捆綁更深。
近日,外界發現多地格力線下門店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短視頻平台上多個格力相關直播間也進行了相應更名。2月25日,格力方麵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是麵積達到一定標準的門店才可以更名,“公司計劃今年全年裝完3000家大型門店,根據經銷商去年完成的份額情況,第一批次500家已經分配到了全國各地,明年還將計劃改造升級中小型店麵。”該人士同時表示,今年計劃的3000家門店主要是新店,“就是煥新成董明珠健康家。”
誰有可能接班
不隻是線下渠道的更名,從格力手機的開機頭像,到她親自設計的“玫瑰空調”,董明珠早已與格力緊密捆綁。在她的強大影響力下,誰能從董明珠手中順利接過格力電器,也成為外界關注的問題。
董明珠對於接班人無疑有著高要求。她近日曾在一檔與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對談的節目中透露,“現在我已經有幾個苗子,在不同的平台上,不同的崗位,關鍵要有一個人出來。”而麵對俞敏洪提出的,關鍵要有一個人出來能像董明珠這樣殺伐決斷,敢於承擔責任並且全身心投入的觀點,董明珠感慨:“人是會變的。”
事實上,格力以及董明珠從來沒有公布過明確的接班人人選,但近年來,外界一直熱衷於尋找格力的潛在接班人,從曾經的執行總裁黃輝,到負責渠道改革的王自如,再到代表格力向直播帶貨轉型的孟羽童,他們都曾被外界看作是董明珠的接班人,但無一例外也都離開了格力。
而新一屆董事會的候選人,也成為觀察格力電器眼下新老交接的一個重要窗口。
目前格力電器的5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中,除了71歲的董明珠,以及來自經銷商體係的65歲的張軍督外,其餘三人都是來自格力電器內部的年輕力量。
現年49歲的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張偉,已擔任格力電器董事超過五年。公告顯示,他1999年就加入珠海,先後任職過多個崗位,是一名格力老將。
另外兩名參選董事則都是新麵孔。其中,現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舒立誌於2019年12月加入格力,曾任國家審計署武漢特派辦副處長、處長。2023年報顯示,他時年54歲。
此外,2008年入職的現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總裁助理鍾成堡也出現在候選人名單上。他雖然入職比舒立誌更早,但他2008年才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得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學士學位,看起來更加年輕。工商資料還顯示,鍾城堡目前還是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有限公司、上海格力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
多元化困局
無論是即將參選下一屆董事會的董明珠,還是她的潛在接班人,格力未來往哪兒走,無疑都是他們考慮的首位。
自董明珠2012年雙肩挑以來,格力業績增長迅速。來看一組簡單的對比,2012年格力營收跨過千億大關,同比增長近20%,2023年格力電器營收超過2000億元,同比增長7.82%。
但早已多元化作戰的其他家電企業增長更快。一個例子是,格力2012年收入在白電三巨頭中位列第一,但2023年白電三巨頭的收入座次已變,當期美的營收3737億元,同比增長8.1%,收入2614億元,同比增長7.33%,格力位居最末。
此外,當其他家電企業因為進軍生物、機器人、新能源等多元化業務,在資本市場進行收購、拆分,持續引發想象力的同時,格力股價近年來一直波瀾不驚。它的股價在珠海明駿進入前,曾在2020年1月飆到70元大關,但最近52周它的股價最高點在52.73元。
麵對房地產增速放緩、家電企業們的多重競爭以及資本市場的冷淡,格力急需尋找空調之外的增長點。
事實上,2018年6月董明珠就在格力電器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公布了格力電器未來的產業規劃圖,包括空調、高端裝備、生活品類、通信設備四個板塊。但2024年上半年,空調依然占據了格力當期收入的78%,比上年同期還高出了7.6個百分點,而格力其他業務板塊的收入占比均未能超過10%,其中生活電器的營收占比隻有2.41%,智能裝備隻占營收的0.26%。
格力顯然希望盡快打破外界“格力等於空調”的刻板印象,特別是在麵向公眾的C端消費市場。
冰箱和洗衣機被董明珠視作格力的業績增長點。去年,格力不僅成立家用電器經營部,將家用空調及小家電經營部、冰洗及生活電器經營部的職能及人員合並,還陸續在多個省份成立單獨的冰洗銷售公司。而今年“董明珠健康家”的線下布局,也可以視作是多元化戰略提速下,格力在線下渠道進行的新變革。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據其了解,董明珠健康家的展示麵積必須在150平方米以上,並要包括空冰洗等全品類家電產品。
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格力線下渠道與董明珠IP做深度綁定,體現了董明珠對繼續掌舵格力、做強格力和推動格力多元化轉型升級有充分的熱情和自信。他認為,董明珠健康家的布局,理論上能夠提升品牌親和力和格力的流量,此外還能提速多元化戰略,“以前格力電器等於空調,通過布局董明珠健康家,可以讓消費者看到格力的冰箱、洗衣機、小家電等智能健康電器,從而加速多元戰略落地。”
不過他同時認為,“董明珠健康家”的更名也有一定風險,比如改名一定程度上會弱化格力的企業品牌,對於一些年輕消費者來說,認識格力這個品牌的鏈條會加長,他同時對記者表示,“個人IP和企業IP深度捆綁是一把雙刃劍,企業需要同時長期維護這兩個IP,也增加了相應的成本和不確定性。”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